走往李宅的斜坡路上,夏天 陽光灑落

右手邊那一抹綠直叫人移不開眼

月橘2  

月橘,又稱為七里香,為台灣原生植物。

由於當其成簇的白花綻放時,會有一股濃郁的撲鼻清香

有人誇大形容其香氣彷彿可傳播七里外那麼遠都聞得到,因此得名「七里香」。

月橘3  


而在李宅後院也能發現其蹤影

月橘4  

宋代詩人毛滂在其詩「玉樓春‧定空寺賞梅」寫到

蕊珠宮裡三千女。滴粉為春塵不住。

月華冷處欲迎人,七里香風生滿路。

一枝誰寄長安去。想得韶光能幾許。

醉翁滿眼玉玲瓏,直到煙空雲盡處。

月橘1  

(花脫落狀)


詩人席慕蓉亦寫了「七里香」一詩

溪水急著要流向海洋

浪潮卻渴望重回土地


在綠樹白花的篱前

曾那樣輕易地揮手道別

 

而滄桑的二十年后

我們的魂魄卻夜夜歸來

微風拂過時

便化作滿園的郁香

月橘花 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小檔案

別稱:月桔、十里香、千里香、石柃、石芬、四時橘、芸香、山礬、滿山香、台灣海桐

學名:Murraya paniculata (L.) Jack.

分類:芸香科,月橘屬

分佈:原產於台灣低海拔200-300公尺、印度、中國大陸南部、熱帶亞洲、馬來西亞、菲律賓

七里香為常綠性灌木或小喬木,株枝直立並向上生長,全株表皮光滑無毛,樹皮呈白色、灰色或淡褐色,常有縱裂紋路佈於表皮,細條分枝相當多,盆栽時株高可達約1~2公尺,一般植栽最高可達4公尺。七里香的葉子互生,大致為卵形全緣,約為7~9枚,沒有托葉,表面平滑有光澤,長約3公分。七里香有奇數羽狀的複葉,小葉近乎無柄,葉形呈倒卵狀或近菱形狀,葉前端為鈍凹狀,由於葉子經過搓揉後,還會產生一股濃郁的柑橘香味,所以七里香又稱為「月桔」、「月橘」。

七里香花朵呈白色,約有5片花瓣,頂生或腋生呈繖形花序,白色花冠為五瓣呈鐘形,長約12mm,徑約10mm,有強烈香氣,故有七里、十里乃至千里香之名。當花朵凋謝後,會結出卵狀的漿果,直徑約1公分,內含種子1~2粒,未熟果是青綠色,成熟後會由綠轉為橘紅色。

由於七里香可修剪成各種形狀,因此是常見之庭園綠籬植物。此外,七里香的質材相當細緻,可作為良好的農具、手杖和印章的材料,而且花和果實均可食用,花朵漂洗後曬乾,也可泡茶或加入菜湯中作為天然香料。不僅如此,花可提取芳香油,花香還可驅蚊蠅,全株也可作藥用,有活血散瘀、行氣活血之功效


資料來源: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24909



arrow
arrow

    蘆洲李宅環境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